【本文首发于《虹膜》公众号( hào)】
作者: Beatrice Loayza
译者:覃天
校对:易二( èr)三
斯派克·李( lǐ)的新作《天国与地狱》今年( nián)在戛纳电影节「非竞赛单( dān)元」首映,这部影片是对黑( hēi)泽明1963年经典作品《天国与( yǔ)地狱》炫目而粗粝的重新( xīn)想象。它舍弃了战后日本( běn)东京的背景,将故事置于( yú)当代纽约,一个被鲜明阶( jiē)级与种族分裂所标记的( de)城市。影片以夸张的情节( jié)剧式张力,将大卫·金(丹泽( zé)尔·华盛顿饰,他的表演依( yī)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)的( de)道德考验转化为史诗般( bān)的寓言。大卫是一位传奇( qí)音乐制作人,但正处于否( fǒu)认自己事业衰退的阶段( duàn)。他与深爱他的妻子帕姆( mǔ)(伊芬什·哈德拉饰)和青春( chūn)期的儿子特雷(奥布里·约( yuē)瑟夫饰)住在一套俯瞰布( bù)鲁克林大桥的豪华顶层( céng)公寓。然而,他仍感到不满( mǎn)足,并筹划着一场职业复( fù)出,计划通过重新掌握自( zì)己公司——Stackin’ Hits唱片——的股权来实( shí)现。就在这笔鲁莽昂贵的( de)交易即将敲定之际,一桩( zhuāng)犯罪动摇了大卫的生活( huó):一个神秘来电者(怀揣梦( mèng)想的说唱歌手杨·费伦,由( yóu)充满活力的拉基姆·梅尔( ěr)斯饰演)企图绑架特雷以( yǐ)索要赎金,但却意外绑走( zǒu)了大卫司机保罗·克里斯( sī)托弗(杰弗里·怀特饰)的儿( ér)子。
在影片的后半部分,大( dà)卫回到自己成长的街区( qū)追寻正义,《天国与地狱》摇( yáo)身一变,成为一部充满紧( jǐn)张氛围的都市惊悚片:在( zài)熙攘的体育迷与游行人( rén)群之间,动作场景的编排( pái)既凌厉又张力十足。丹泽( zé)尔·华盛顿流畅自如的表( biǎo)演,为影片关于权力、嫉妒( dù),以及不同世代和经济阶( jiē)层之间张力的探讨赋予( yǔ)了史诗般的分量,同时又( yòu)奇妙地保持了一种轻盈( yíng)感。他那狡黠的幽默感和( hé)富有玩味的肢体表现,与( yǔ)影片中暗涌的调侃基调( diào)相得益彰,而斯派克·李本( běn)人也通过叙事注入了对( duì)现代科技利弊、以及对前( qián)途未卜的创意产业的深( shēn)刻洞察。
在影片于戛纳首( shǒu)映的几天后,我和斯派克( kè)·李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( de)交流,聊了聊他和丹泽尔( ěr)·华盛顿的第五次合作,以( yǐ)及「大苹果」纽约这座城市( shì)所独有的电影魅力。
问:你( nǐ)上一次与丹泽尔合作,还( hái)是19年前的《局内人》(2006)。
斯派克( kè)·李: 天啊,你不说,我和丹泽( zé)尔都没意识到这点。
问:你( nǐ)们现在还经常见面吗?
斯( sī)派克·李: 不常见。但要是纽( niǔ)约尼克斯或者洛杉矶湖( hú)人的季后赛打到第五场( chǎng),我们就会去现场看。他在( zài)我家附近也有住处,不过( guò)我们不是每天都见。我们( men)关系很好,但也不是那种( zhǒng)天天互相打电话的朋友( yǒu)。不是那种关系。我一直想( xiǎng)再跟他合作,只是生活如( rú)此——各忙各的项目。他那阵( zhèn)子在忙《伸冤人》系列,我也( yě)有我的事。不过「我们还会( huì)再合作」的念头一直都在( zài)。
问:《天国与地狱》这部片子( zi)是为丹泽尔量身定做的( de)吗?我很难想象还有别人( rén)能演这个角色。
斯派克·李( lǐ): 是的。他一开始就已经确( què)定参演,并把我拉进来。一( yī)切都挺顺的。他跟我说:「嘿( hēi),斯派克,看看这个剧本你( nǐ)喜不喜欢,也许我们能再( zài)合作一次。」然后一切就水( shuǐ)到渠成,我们又并肩上阵( zhèn)了。
问:影片中充满了黑人( rén)文化的意象与符号——甚至( zhì)大卫·金公寓里的艺术品( pǐn)和装饰就直白地体现了( le)这一点——而演员的选角也( yě)与之相得益彰。
斯派克·李( lǐ): 电影里出现了让-米歇尔( ěr)·巴斯奎特、罗梅尔·比尔登( dēng)、凯欣德·威利的作品。对我( wǒ)来说,关键就是要传达「黑( hēi)人卓越」的观念,你懂吧?这( zhè)是一个有能力购买这些( xiē)艺术品的家庭。大卫的妻( qī)子帕姆在哈莱姆区工作( zuò)室博物馆的董事会里。他( tā)们的客厅能俯瞰曼哈顿( dùn)下城和布鲁克林大桥。大( dà)卫开着劳斯莱斯。在影片( piàn)里他多次说:「我有业内最( zuì)灵敏的耳朵。」所以我们想( xiǎng)展现的是黑人阶层的富( fù)足和力量。
问:剧本的设定( dìng)方式,尤其是在前半部分( fēn)的呈现,让我想起了经典( diǎn)的情节剧。里面有各种典( diǎn)型人物:伟岸的男主人、美( měi)丽的妻子、深受宠爱的儿( ér)子。
斯派克·李: 那么,他们住( zhù)在哪里呢?
问:他们住在最( zuì)高的大楼顶层。
斯派克·李( lǐ): 没错(笑)。这可不是老版的( de)《天国与地狱》(High and Low),而是我拍的( de)《天国与地狱》(Highest 2 Lowest)。它不是简单( dān)的翻拍,而是一次重新诠( quán)释。黑泽明的电影背景在( zài)东京,主角是制鞋公司的( de)高管。而在这部电影里,我( wǒ)们讲的是音乐产业。但最( zuì)大的不同在于:故事发生( shēng)在纽约市。纽约其实并不( bù)算是美国的一部分——我们( men)有自己的风格。非裔美国( guó)人不说「东西」(thing),而是说「家伙( huǒ)儿」或者「茬儿」(thang)。这也是为什( shén)么人们既爱又恨纽约。但( dàn)我们毫不在乎。极端的状( zhuàng)态在这里简直就是家常( cháng)便饭,因为这就是当下的( de)纽约,正因如此,我们必须( xū)在纽约拍摄。
问:一开始,我( wǒ)们置身于纽约那些高档( dàng)、遥不可及的区域,但影片( piàn)逐渐推进到更有人情气( qì)息、更粗粝的地方。
斯派克( kè)·李: 没错。我们去了布鲁克( kè)林区、曼哈顿区,还有「舞动( dòng)的布朗克斯」(布朗克斯区( qū)的昵称)。当然还有洋基球( qiú)场。这部电影本该散发出( chū)纽约的味道——可不是那种( zhǒng)香水气味,而是那股粗粝( lì)、真实的气息。我们坐上地( dì)铁4号线,从布鲁克林区政( zhèng)厅一直拍到161街。
问:电影里( lǐ),赎金交付的那场戏就是( shì)在地铁上发生的——在这里( lǐ),「天国」与「地狱」相遇,大卫第( dì)一次与绑匪杨·费伦及其( qí)手下正面交锋。这是一场( chǎng)极其精彩的场面调度。
斯( sī)派克·李: 是这样的。我非常( cháng)想强调一点:反派并不是( shì)那种「街区混混说唱歌手( shǒu)」的刻板形象。他头脑很聪( cōng)明,而且精心策划了一套( tào)让纽约警局难以应对的( de)方案。他背的是一只黑色( sè)的迈克尔·乔丹书包,上面( miàn)有随处可见的「飞人」标志( zhì)。所以他把这些本就存在( zài)于城市里的混乱元素利( lì)用了起来:地铁、波多黎各( gè)人大游行。
问:洋基队正在( zài)主场比赛。
斯派克·李: 而且( qiě)对手还是那支该死的宿( sù)敌红袜队。所以你也能想( xiǎng)象得到,会有五万人一起( qǐ)挤进地铁。你看过那个视( shì)频吗?就是尼克斯在半决( jué)赛最后一场打败凯尔特( tè)人后,球迷们在街头庆祝( zhù)的画面?那场面比跨年夜( yè)还要混乱十倍。当我们拿( ná)下NBA总冠军时,恐怕都得出( chū)动国民警卫队了。人实在( zài)太多了,纽约警局完全没( méi)法应付。
问:为什么要给杨( yáng)·费伦 (译者注:Yung Felon直译为年轻( qīng)的罪犯)取这样一个直白( bái)的名字?
斯派克·李: 你知道( dào)是谁想出来的吗?是拉基( jī)姆·梅尔斯(笑)。我也没反对( duì)。
问:梅尔斯在其他方面也( yě)有参与吗?比如我很喜欢( huān)那个桥段——大卫通过听杨( yáng)·费伦的歌,认出歌词和被( bèi)绑架者凯尔的证词吻合( hé),从而推断出绑匪身份。
斯( sī)派克·李: 那部分在剧本里( lǐ)一直都有。我跟梅尔斯说( shuō):「给我两首歌。」于是他就写( xiě)了一首作为关键线索的( de)歌,另一首是他在录音室( shì)里录制的作品。
问:那又是( shì)一场精彩的戏——录音室里( lǐ)的正面对决。
斯派克·李: 就( jiù)像《龙虎双侠》(1957)里的经典对( duì)峙一样:一个年轻小子撞( zhuàng)上了他想要击倒的对手( shǒu)。这是纯粹的经典电影场( chǎng)面,甚至可以说是莎士比( bǐ)亚式的戏剧冲突。但同时( shí),它也在强化两人之间的( de)代际差异。最后大卫说:「你( nǐ)的音乐不是我的那一套( tào)。」 他更像昆西·琼斯、贝瑞·高( gāo)迪那样的制作人,不一定( dìng)能接受较新的说唱形式( shì)。
问:但他也会说唱啊!这一( yī)段丹泽尔是在即兴发挥( huī),还是说台词本来就写进( jìn)剧本了?
斯派克·李: 我跟你( nǐ)说,当时我其实完全不知( zhī)道他会怎么演,直到我们( men)开拍才揭晓。丹泽尔翻出( chū)了一张纳斯(Nas) 的老专辑,挑( tiāo)了一首歌,把歌词用在了( le)那场戏里。梅尔斯当时并( bìng)不知情。于是丹泽尔来一( yī)句押韵,梅尔斯再来一句( jù)押韵。最后梅尔斯忍不住( zhù)说:「这他妈的是啥,说唱对( duì)决吗?」——那场戏都是自然拍( pāi)出来的。
问:他在你们最初( chū)合作的时候也会这样即( jí)兴发挥吗?在你指导丹泽( zé)尔表演的方式上,有什么( me)变化吗?
斯派克·李: 能和我( wǒ)哥们儿——来自「会赚钱的芒( máng)特弗农」的丹泽尔·华盛顿( dùn)合作五部电影,真是一种( zhǒng)福分。(译者注:丹泽尔·华盛( shèng)顿的家乡是纽约州威彻( chè)斯特郡的芒特弗农市)。但( dàn)我的方法一直很简单,我( wǒ)会问他:「丹泽尔,你想怎么( me)演?」也许一两次我会让他( tā)坐下来,给点建议。他会接( jiē)受,但他完全掌握着自己( jǐ)的演技。我很少会要求他( tā)换一种演法。我们的主要( yào)工作其实是在排练阶段( duàn)完成的——那时我们会讨论( lùn)、决定。我们不是上了片场( chǎng)才开始乱应付的。我们去( qù)的时候,已经清楚自己要( yào)什么。丹泽尔干活很利索( suǒ),他不喜欢一场戏拍很多( duō)遍。
问:所以,他的工作效率( lǜ)挺高的。
斯派克·李:「 走吧,下( xià)个机位,下个场景,继续!」——那( nà)是一种紧迫感。但紧迫和( hé)仓促是两回事。因为我们( men)在片场开工前,就已经做( zuò)好了准备和功课。
问:排练( liàn)花了多长时间?
斯派克·李( lǐ): 大概一周。
问:他的表演里( lǐ)有很多小细节让人卸下( xià)心防,即便只是一些微小( xiǎo)的手势,或某句话的说法( fǎ)。就像是他临场想到的一( yī)样——比如那一瞬间,他做了( le)个枪的手势,指向别人,也( yě)指向自己。
斯派克·李: 你所( suǒ)感受到的,其实就是丹泽( zé)尔·华盛顿的天才之处。拿( ná)杰弗里·怀特饰演的角色( sè)那场戏来说——他进来恳求( qiú)大卫为儿子支付赎金。最( zuì)后,丹泽尔顺手拿起桌上( shàng)一颗假手雷,说了句类似( shì)「我也常常想过要把人给( gěi)炸了。」的话——那完全不在剧( jù)本里。那颗手雷只是他桌( zhuō)上的一个随意道具。他会( huì)用身边的道具,用眼前的( de)一切,去创造出那一刻的( de)表演。
问:《天国与地狱》中另( lìng)一种凸显两人代际差异( yì)的方式,是通过大卫对人( rén)工智能和社交媒体的批( pī)评。杨·费伦最终在网络上( shàng)爆红,但大卫对此类名声( shēng)并不感兴趣。
斯派克·李: 我( wǒ)讨厌人工智能。片中大卫( wèi)说「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( lè)没有灵魂,没有精神」,那其( qí)实就是我自己的心声。我( wǒ)不想听起来像个老古板( bǎn),但我很高兴美国编剧工( gōng)会正在努力抗争,确保创( chuàng)意内容不会由电脑来写( xiě)。那教育呢?孩子们交的都( dōu)是电脑写好的论文。创造( zào)力、艺术、人类的灵魂——都面( miàn)临被机器取代的风险!不( bù)过那就是另一部电影的( de)主题了。
问:不过你自己在( zài)Instagram上好像也挺活跃的。我注( zhù)意到片中那些假报纸头( tóu)版,把大卫塑造成「黑豹党( dǎng)」的形象,好像就是模仿你( nǐ)账号上转发过的《纽约每( měi)日新闻》和《纽约邮报》篮球( qiú)封面报道。
斯派克·李: 另外( wài),大卫试音的两位女艺人( rén)——开头那个拿吉他的和结( jié)尾那位歌手——都是我在Instagram上( shàng)发现的。我找到了她们并( bìng)见了面。去看看@OfficialSpikeLee吧,你还能( néng)看到黑泽明送给我的一( yī)张签名肖像。我有幸见过( guò)他——从我还在纽约大学电( diàn)影学院读书的时候,到拍( pāi)《稳操胜券》(1986) ,他对我来说都( dōu)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人。他( tā)的签名都是用毛笔蘸白( bái)墨写的。那是我最珍视的( de)物品之一。
来源: https://www.filmcomment.com/blog/interview-spike-lee-on-highest-2-lowest/